大学校训的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10-03-16作者:设置

   不久前,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一些校训在师生中的认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是什么让一些高校的校训似曾相识?调查显示,大学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其中 大多学校的校训带有“勤奋”、“团结”、“求实”、“奋进”的字眼。 
     
    不是说,大学的校训就不能采用上述的“四词八字”了。其实,“勤奋”、“团结”、“求实”、“奋进”等等“四词八字”校训本身的意义也是蛮不错的。虽然因少了些传统文化色彩而显得稍逊文采,但因为不像直接取之于传统经典的清华、复旦等大学的校训显得“书卷气”颇足,因而意义一目了然,无须作“微言大义”的解读,在表达上也称得上简洁而通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四词八字”校训为那些大学的师生们所理解所认同并在不同程度上付诸实践。“四词八字”的校训也是起到了大学校训所应有的对师生激励、导向作用的,否认这一点似欠公平也不尽符合事实。否则,也不好理解那些“四词八字”的校训几十年来一直高悬于大学校园的最显眼处,并经常在开学典礼、毕业仪式或运动会等重要活动场合为师生大声诵读之,未见得遭来过师生的反感或非议。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已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动力源之一,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大学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社会建设中已经并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理性抽象与高度凝练的大学校训,也不能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自身地位与使命的跃然提升而适时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必须要随着大学地位的变迁、大学使命的提升和时代精神的变化而主动变革,以呼应并进而引领着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开拓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词八字”式校训“几十年如一日”地一以贯之,以不变应万变,确实显得有点跟不上形势、有点落伍了。因而近日遭来诸如“百校一训”的批评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了。 
     
    笔者由此想起不久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产生过程。上外校训原先是“文明、团结、求实、奋进”,正好也是不多不少的“四词八字”。老校训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意思也很好,一直沿用至2006年底。但毋庸讳言,“文明、团结、求实、奋进”这“四词八字”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范围几乎无所不包,放在工农兵学商的哪一个单位都显得很合适。这样一个老校训,确实是难以对正迈向新一轮发展目标的上外所担当的新使命、所展现的新面貌予以准确精当的表述的;也难以对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上外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予以集中和规范的表达的。 
     
    自2005年9月开始的上外新校训征集活动,受到全体上外师生乃至海内外校友的热情关注和踊跃参与,共收到200多条校训征文。经上外校训评审小组评议,从这200多篇作品中遴选出10多篇作为校训备选作品。上外全校师生再以网上投票和校教代会工代会投票表决的方式,最终确定了他们心目中最中意的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这样一个新校训对师生而言,决不只是一些语言符号;尤其是经过新校训产生后的不断宣传和主题建设活动,为全校师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并深入人心。其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正在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彰显了上外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上外的精神品位。诚如上外党委书记吴友富所说,上外校训是上外办学理念的标志性用语,是上外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理性提炼,是上外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名片”,也是对上外精神的概括。 
     
    从上外新校训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校训应该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选用或更新不同的校训,可充分体现每个阶段社会与大学的发展水平,也可充分展示大学未来发展的指向。当然,大学校训贵在建设,贵在被真正认同、最终实现入耳、入目、入心的目的。这样就不至于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国语 
     
    还需要指出,大学校训虽然需要与时俱进,但一经确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保持相对稳定性,过个三年五载就要变一变、换一换,恐怕也很不妥。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经确定为校训就未改变,虽然在不同时期这八个字被赋予了新的解读,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始终固定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