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凝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发布时间: 2012-04-15 浏览次数: 278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这一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因此,高等学校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重要任务,把文化建设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文化塑造、校园环境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等各个领域和环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应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进步的发展程度,其次是指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进步上,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高等教育本身看,涉及方面广,影响因素多,既涉及教育资源投入问题、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也涉及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就必须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下大力量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也是对人的培养综合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使受教育者进一步提高社会适应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弘扬主旋律,倡导高品位,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共同理想信念。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聪明才智,善于思考、富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成为品德崇高,智能优秀,身体强壮,热爱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高等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内容、教学科研互动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要把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普遍教育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挖掘大学生成才潜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多样化人才,为多样化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3. 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统一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包括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基本职责。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首要功能,是高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研究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这一功能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而独立存在;服务社会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而且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四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要在实现这四大功能上下工夫,即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重点着力。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使四项基本职责内在统一起来,使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师资队伍建设是

  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保障。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基本职能,就必须建设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正确的理论引领学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培育学生;要不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爱生奉献,教书育人。

    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教师的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最核心的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师德建设。要从师德规范性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从树立和表彰先进师德楷模入手,培养优秀教师典范;从总结成功经验入手,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要致力于业务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业务素质既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就是通过这种能力进行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传播与应用。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善于把科学研究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依靠科学研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精心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决策咨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服务。

    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教育学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以现代文化理念塑造学生、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学生。同时,还要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课堂教学是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渠道

     课堂是师生交流、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 “教”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注重一课堂和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通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取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精细课程设计。精细的课程设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应从战略计划、结构设计、课程发展策略等角度加强课程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推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做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开展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规划策划,确保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受教育者及家庭。要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的重点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是否准确,师资队伍结构、数量、师生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学校软硬件办学条件是否达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明显,以及学校办学特点是否突出。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从学校自身评价看。学校评价应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标准,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不同发展时期教育质量评价的目标和任务。在质量评价过程中,要把评价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中找差距,在建设中上水平。通过评价,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设,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从家庭评价看。全面评价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家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这种评价更多是经验式的、体验式的、个体的,但却不容忽视。家长一般通过对自己子女在高校的学习成长情况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着重评价孩子成长是否健康,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体魄健康;学识是否有所增长,掌握了一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是否有所提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责任心、责任感是否有所增强,更加有礼貌,知书达理;能否顺利就业,对走向社会充满信心。这种评价不仅是对受教育者学习成果和学校教育成果的考评,也反映了对学校信誉度、知名度、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考量。

    从学生自我评价看。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也是教育的评价者。学生在学期间,可以通过学生评教的方式,参与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这已经成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学生走向社会后,通过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在融入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切身感受。

    从社会评价看。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持。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发挥作用好”;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活动能够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科研成果能够更多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这也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评价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科研实力和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越来越社会化、公开化、职业化,并成为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独立的教育质量评价机构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推动评价信息公开透明,促进社会对评价结果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