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 2009-11-16 浏览次数: 887
    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加凸显出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大价值。
     
    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
     
    爱国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在顺境中开拓创新、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为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封建统治集团腐败,国家实力衰弱,根本不能与西方列强比高低。但是,中国人民却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物质技术条件极其低劣的条件下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抗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震慑了帝国主义,使其永远不可能灭亡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又一次被推到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给予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先进的飞机大炮始终摧不垮中国人民用自己血肉筑成的新的长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又被中国人民升华到新的高度。从抗击九八特大洪水到抗击非典、再到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举办亚运会到举办奥运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中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艰难险阻,创造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创造这种奇迹的一个重要精神基础,就是爱国主义。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牢固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个大家庭,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艰苦奋斗,使祖国大家庭的面貌和各民族自身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仅以西藏和新疆为例:从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到2008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增长到13861元,增长96.6倍;新疆自治区在1955年成立时,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2.31亿元,2008年则达到4203.41亿元,人均19893元。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不论对于西藏、新疆还是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区来说,都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时期。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自身命运的对比,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在党的领导下,各个民族才能繁荣发展,各族人民才能扬眉吐气,中华民族才能赢得荣光。
     
    中华民族有着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光荣传统。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内忧外患,也曾出现分裂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要归于统一。这靠的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培育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至今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而这仍要靠爱国主义这种精神力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与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相联系。在当代中国,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但无一不被历史所淘汰;各种道路都曾被尝试过,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从根本上被推翻;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起来,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才得以确立和奠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从100多年来的奋斗历史中得出了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唯一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爱国主义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当代中国,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就必然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