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咋开展

发布时间:2018-05-31作者:设置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也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平台,但大部分还是形式多于内容。

  高校毕业季,大学生创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又成为关注热点。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若要在大学生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呈现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

  用新思想新理念作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当然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新思想新理论作引领。

  党中央早就意识到了创新创业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2016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在党中央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摆在了首位,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创业需要知识、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从长远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创新程度。进入新时代,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个主题

  党的十八大就已提出并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并结合我国国情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目前,世界已进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新的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模式,日益受到挑战。科技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领跑者;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显现。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已然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手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科技创新靠什么?归根结底靠人才。没有人才,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想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人才靠培养,培养靠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高等学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的教育,要切合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是真正摆正了自身的功能定位,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的作用和价值。

  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作为主要内容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也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平台,但大部分还是形式多于内容。真正从事创新创业的学生,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够,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相对淡薄,创新创业精神并没有确立,传统的学习观和就业观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但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新和创业,虽不是同一概念,但两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创业”前面加上“创新”二字,充分体现了创业是以创新为前提、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是机会型创业,又是高增长型创业。有了“创新”作为前提,创业才能上层次上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既内在地涵盖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同时,又不是把两者简单地叠加。它是一个囊括了意识、精神、方法等多因素在内的综合教育系统。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意识和精神的培育,为将来真正从事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为学生灵活、持续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育,不仅对于从事创新创业者,就是“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想要做出成绩,都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广大青年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创新创业意识,主要指创业欲望、机遇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等。其中,创业欲望是创业最大的源动力。创新创业精神,主要指敢闯敢干、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精神,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品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若能抓住这两大方面,就等于抓住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创业作为教育指向

  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之初,从国家层面而言,除了科技创新外,解决和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重要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分配政策进行改革,自主择业代替统一分配,创业问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创业教育从此应运而生。如今,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较高,我国到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还不到1%。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为迅猛的时期,各行各业人才需求旺盛,而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人才需求进入注重质量阶段。仅从数量而言,大规模招收大学毕业生的单位已大幅减少,而每年仍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成为新时代国家和各高校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把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结合专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2018年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这既是国家战略,又体现了当前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坚持三位一体,创新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研究”成果)

作者: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何增光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返回原图
/